8月8日是第17个“全民健身日”。正值暑期,厦门的民办体操俱乐部吸引了大量小学员。从被视为“吃苦项目”的体操,到如今的“快乐体操”,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接触这项运动。这一变化究竟是如何出现的呢?记者近日走访了俱乐部的训练现场,试图揭开其中的奥秘。
当天下午,距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几分钟,6岁的小女孩“布丁”满心欢喜地蹦蹦跳跳地走进了馆内。在妈妈的陪伴下,她立刻换好训练服,迫不及待地爬上了双杠,兴奋地反复跳跃。她妈妈杨女士自豪地说,女儿已经上了近50节课,运动得使她的肌肉结实了不少。
在俱乐部的内部,虽然空间不大,却配备了平衡木、单杠、蹦床、吊环等各类标准设备,还有专用的弹簧软垫和肋木架。下午的时候,还有十多个孩子跟“布丁”一样坚持训练,大多是在5到10岁之间。
厦门精英体操俱乐部的负责人马林告诉记者,暑假期间,他们每天大约会安排三节课程,每个班的学员数量在8到12人之间。相比平常,许多孩子会选择在暑期每周增加一节课。马林的俱乐部今年4月成立,现为厦门市为数不多的民办专业体操俱乐部,学员多为女孩。
“列队!准备好!”作为曾经的专业体操运动员,教练梁梦瑜将课程正式开启。“布丁”和五名小女孩一起开始了热身:小猫爬、狗熊爬、跳箱子、前滚翻、肋木架倒立……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中,孩子们根据指令完成各项动作,有的已经疲惫不堪,训练服湿透了一半。
展开剩余53%观察到,现在的体操,实际上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苦。以往,体操常常与苦、累、伤病等负面观念挂钩,而今天却能吸引如此多的孩子参与,这又是为什么呢?
几个月前,杨女士把女儿带进体操馆时,对这项运动并不是特别了解。经过几节课后,她发现了其中的乐趣。“布丁”训练后,有时会一边对着镜子,一边骄傲地向妈妈展示:“妈妈,我又学会了一个新动作,我真的很棒!”杨女士也注意到,女儿的身体更加结实,心态也变得自信许多。“以前,她很敏感,容易哭,但训练让她在困难中懂得了付出和努力的重要性。”她感慨道。
如今,由于体操俱乐部的出现,训练更加注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,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。训练过程循序渐进,气氛轻松有趣,逐渐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。“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,体操对于提升孩子的协调性、柔韧性与力量是非常有帮助的。”马林评价道。
此外,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考级和比赛获得相应的运动员等级证书,随着技能的提高,不少学员选择“转项”,将体操训练中习得的技能运用到技巧、健美操、球类和田径等其他项目上,并取得新的成就。
市少儿体操锦标赛、体操等级考试等活动的策划和举办,也在不断推动业余体操的发展。据相关报道,2024厦门市少年儿童体操锦标赛预计吸引超过200名运动员参与,显示出这一运动在社区中的日益普及。
发布于:江西省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